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教育新聞 >山東教育

魯甘同心筑夢丨西和縣第一中學王世柱:做好教育加減法,激發(fā)“縣中”新活力

2025

/ 06/3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王學濤

手機查看

  大眾網記者 王學濤 實習記者 梅儒琴 報道

  編者按:自2022年啟動國家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以來,山東選派了16名校長和先后兩批共86名教師,遠赴隴南市、定西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16所受援學校開展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為當?shù)亟逃l(fā)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革。近日,魯甘教育協(xié)作媒體采訪團走進甘肅,通過全媒體宣傳平臺,講述山東省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故事,傳播“組團式”幫扶“好聲音”。

  2022年,青島第十七中學副校長王世柱跨越1600多公里奔赴西和縣第一中學。作為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聯(lián)合推行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成員,他面對的是一所陷入發(fā)展瓶頸的縣域中學:教育理念陳舊、課堂模式固化、生源流失嚴重。

  三年深耕,數(shù)據(jù)見證巨變,王世柱向全校師生交出一份硬核成績單:2022年西和一中的高考本科率76%,在他帶領的幫扶團隊推動下,2023年西和一中本科率達到了84%,2024年本科率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了88%?!斑@一數(shù)據(jù)背后受益的首先是學生,每一個學生背后就是一個家庭,這個非常重要?!蓖跏乐f道。

  減層級、減會議、減時間,做“減”法讓工作更聚焦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機制弊端日益顯現(xiàn),如形式主義、缺乏人情味、對外界的變化反應遲緩等問題。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王世柱決定實行責任主體明確、工作高效的年級管理制,成立“年級管理團隊”,推行扁平化管理。同時西和一中明確團隊權力,賦予年級團隊充分的教育教學自主權,包括教師聘任獎懲、課程設置、學生活動開展等,“讓離學生最近最了解學生的人指揮教育教學”。因為有了自主權,因為聚焦教育教學,干部和教師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凝聚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的工作幸福感,激發(fā)了工作創(chuàng)造力,教育教學成績明顯提高。

  “文山會?!辈粌H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而且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和成效。針對“每周一會,會會雷同,效率低下”的問題,學校大幅減少全體教工會的次數(shù),讓老師有時間研究教育教學,有時間與學生交流。調整后辦公室里老師交流研討、校園里師生駐足交談的場景多了,教學成績悄然提高。

  針對教學工作中“填鴨式”“滿堂灌”的現(xiàn)象,王世柱提出“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把思考留給學生”的課堂授課原則。要求老師上課少講、精講,給學生留出思考、練習的時間,鼓勵教師豐富教學形式,優(yōu)化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內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教”走向“學”。

  “我們強調老師課堂上做到三個教會,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總結反思,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三個鼓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互幫互學,鼓勵學生學思結合。通過教師的有效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習成為快樂的事、學生自己的事。”王世柱說道。

  加環(huán)節(jié)、加“?!闭n、加交流,做“加”法讓重點更突出

  來到西和一中,王世柱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老師們最重視的環(huán)節(jié)是40分鐘的課堂教學,對課前集備、課后作業(yè)、教學反思等環(huán)節(jié)重視不夠。即使是40分鐘課堂,學生大多只需被動的聽、記即可,課堂氣氛沉悶,效率較低。為此,王世柱明確提出“三抓”——抓集備、抓課堂、抓作業(yè)。把課前集備和作業(yè)設計與批閱反饋提到與課堂同等重要的高度?!斑@三個環(huán)節(jié)抓住了,‘教-學-評一致性’基本就做到了,教學的核心也就抓住了?!蓖跏乐榻B。

  此外,王世柱要求老師們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看見學生”,眼里有學生,把學生始終放在教育教學的中心。既看見學生的優(yōu)點,也看到學生的缺點,看到學生的情緒變化,透過情緒變化看到學生內心。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知識為中心備課和組織教學,以學生學會和提升能力為目的而不是以教完知識為目的。

  西和一中發(fā)揮幫扶團隊的作用,每一位幫扶老師每學期開設至少兩節(jié)示范課,引領老師們深入研究新課標、新教材,研究新老高考的不同,研究教學設計和導學案,研究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提高課堂效率。在此基礎上,開設骨干教師示范課,本著“發(fā)現(xiàn)典型,鼓勵先進,允許落后”的原則,讓部分教師先動起來,產生頭雁效應,帶動其他老師跟進。

  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學校還開設剪紙、書法、繪畫、創(chuàng)客、籃球、排球等45個社團,舉行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學科節(jié)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兄弟學校聯(lián)合開設“科技空中課堂”,給學生搭建起張揚個性、展示才華、成就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動起來、校園活起來,充滿生機和活力。

  本著“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請進來”答疑解惑的目標,王世柱著眼于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學校每年組織教師分批到青島、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研修學習,進課堂聽課、與名師交流、聽專家分享。高質量的學習、交流,不僅豐富了老師的專業(yè)知識、提升了教育教學能力,更促使老師主動反思、積極求變。

  為了改變師生關系緊張的狀態(tài),學校設立“校園無障礙交流日”“教師坐診日”,從一開始的鼓勵到后來的自覺,師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順暢、自然,師生在交流中增進了相互了解,消除了關系障礙,教和學的問題迎刃而解。開展學生評教,讓教師站在學生的視角反思自己的言行。

  通過教育理念的改變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

  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在幫扶團隊用心用情的工作下,西和一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教學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教師心中有愛,學生眼里有光,學校已然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快車道。2023年3月被授予甘肅“省級文明校園”,2024年1月被授予“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保?024年4月被授予“甘肅省衛(wèi)生單位”,2023年、2024年連續(xù)獲得“隴南市教學質量先進學?!?。100多人次被評為省市縣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

  西和一中高考特控線達線率從2022年的26.94%提高到2024年的38.36%,本科達線率從2022年的76.47%提高到2024年的88.49%,2人被清華大學錄取,實現(xiàn)了建校以來的突破。

  找到興趣和自信的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并獲優(yōu)異成績,第九、十、十一屆全國科普創(chuàng)新大賽皆取得優(yōu)異成績;2024年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奧賽,兩人甘肅省一等獎;2024年21屆葉圣陶杯9名同學省一等獎,1人全國二等獎;“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1人省特等獎;2025年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15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42名同學獲全國二等獎。

  “對于一所學校的發(fā)展來說,教學方法應該隨著時代發(fā)展和學情變化而變化,而決定教師教學方法變化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所以我更看重的是教師是否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希望通過教育理念的更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蓖跏乐f道。

責編:姜申濤


審簽:路時川

責編:姜申濤


審簽:路時川

相關推薦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