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鄭蒙蒙
青春是最美好的,大學時光是最難忘的。
1986-1993年,我在山東師范大學讀書、工作,走過了18-25歲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度過了最難忘的一段人生時光。
如今年過半百,記憶中陸續(xù)浮現(xiàn)出越來越多回憶的島嶼,像一串時間串起的珍珠,給人帶來連篇的浮想和美好的回味。這其中最揮之不去的便是對青春的印象和對母校的回憶:只要閉上眼睛,莊嚴古樸的文化樓、高大現(xiàn)代的實驗樓、歷久彌新的教學二樓、生活氣息濃郁的學生宿舍二樓和教工宿舍灰四樓便會浮現(xiàn)眼前;校園中那白的丁香、紅的海棠、古老的常春藤、醉人的校園景就會涌現(xiàn)腦海。斗轉星移27年過去,光陰荏苒、物是人非,但那千佛山下、大明湖畔的菁菁校園卻總如煙似霧般縈繞心頭、召之即來,而且,在心海中,那花香是四季的,那美景是永恒的......
遙想當年,火熱的八十年代、激情的九十年代總讓人回味無窮:豐富多彩的論壇講座、難分伯仲的辯論比賽令我們有了學術的提升和思變的意識;生龍活虎的運動會、熱血沸騰的籃球賽讓我們有了拼搏的樂趣和團隊的精神;群情激昂的校園歌手大賽和浪漫溫馨的周末舞會使我們有了多彩的生活和文藝的熏陶。雖然那時的物質生活與現(xiàn)在相比較艱苦,但是那時的精神生活較今天而言更豐富。特別是母校學科之多元、院系之綜合,使每個浸潤其中的學子都能夠接受到全面的培養(yǎng)和多維的訓練,在有大樓更有大師的母校,只要你愿意,就能夠學到很多,只要你有心,就能夠收獲很多。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會影響人,環(huán)境更會造就人。研究表明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主要是青年時代形成的,25歲左右基本定型。我很慶幸在山東師大度過了自己的三觀形成時期和青春黃金時期,因為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是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還因為師大是教師的搖籃,是鑄人靈魂的學府:要想為人師表,必先修身正己,學高方可為師,德高方可示范,在學習為人師表的環(huán)境里,在努力教化學生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實現(xiàn)自我的凈化,都能達到教學的相長,這對一個年輕人而言影響是深遠的、塑造更是巨大的。這影響可能潛移默化,卻會讓你煥然一新;這塑造可能潤物無聲,但會讓你終生受益。
人到中年,走南闖北,經(jīng)歷過半生,體悟過半世之后,帶著一份感恩之情慨然回望,才更深刻地感受到:當年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讓我們受益匪淺,當年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給我們啟示良多,那濃郁的師生情、那深厚的校友情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當初受過的教育、學到的東西,全都化為了我們的能力和品質,當初犯過的錯誤、或有的遺憾也都促成了我們的成長;曾為園丁、曾育桃李的留校工作經(jīng)歷永遠都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令人欣慰、最值得珍視的職業(yè)履歷。
匆匆七年,如白駒過隙,與母校的緣分曾經(jīng)那么真切,但終究沒能持久。伴隨著讀研深造的步伐和工作打拼的經(jīng)歷,我雖與母校漸行漸遠了,但對母校的熱愛和眷戀卻從來沒有減少過。每次回濟南,只要有點空,我總要回母?纯矗驅び鸦颡毿,像一個追夢者,不為別的,只為了那份發(fā)自內心的摯愛和留戀。惜別母校后,日常生活里,校友辦公室和《山東師大報》就成了連接校友和母校之間的橋梁,我們在這頭,母校在那頭,我們在外頭,母校在心頭。母校的排名提升了、重點學科增加了,我們歡欣鼓舞;信息系的同學們全國建模比賽得一等獎了、女排的姑娘們全國比賽奪冠了、舞蹈學院的學生們上春晚了,音樂學院校友國際比賽獲金獎了,我們與有榮焉......學子對母校的思念,那情很純、那意很真,那思念既真切自然,又綿長久遠......
母校70華誕將至,7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小小浪花一朵,在母校波瀾壯闊的發(fā)展史中卻是濃墨重彩的篇章;70歲,對人生而言已是古稀,而70歲,對母校而言正是芳華。煙花三月,母校應該是一片姹紫嫣紅的美景了吧,文化廣場想必是鮮花的海洋了吧。雖不能常常親歷,卻能夠時時夢回的母校啊,就讓我們捎去校友對您的思念吧,就讓我們獻上游子對您的祝福吧,祝愿您:承輝煌而更精進,育桃李而永芳華!祝福您:生日快樂、永遠安康!
(2020年4月于長春)
蔡東,計算機系1986級校友,吉林省副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