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復(fù)習(xí)資料,我認為意義不大。比如很多人推崇的陳憲老師的《實務(wù)》,我沒看過不知道水平高低,但貪多嚼不爛。像什么應(yīng)試一本通之類的資料更是沒有絲毫必要去做,完全是騙銀子的。應(yīng)該做什么題呢,最應(yīng)該做得就是真題,真題比任何習(xí)題集都好。大家不要以為真題做過一遍就完了,里面功夫還多著呢。做完了要標在書上,方便以后看書有重點。隔一段時間之后還應(yīng)該再做一遍,看看以前做錯的題有沒有改觀。如果知錯能改則善莫大焉,如果一錯再錯就證明這個知識點你掌握得不好,要加強,要補漏。真題做個5、6遍之后,才可以說吃透了真題。在此情況下,如果仍有余裕,可以選一些老師編的習(xí)題集來做。
教材
我只買了四本教材,大綱可要可不要。大家一定要立足教材,不能舍本求末,追著點什么提綱、講義、筆記如獲至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畢竟這些也是名師流傳出來的,肯定有他的價值在里面。但問題是,如果你不能理解全書,光看些綱領(lǐng)性解釋性的東西,只會提頭忘尾不知所云。我建議大家首先跟著課件里的進度通讀全書,然后自己逐字逐句理解全書,再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地脫離出來用系統(tǒng)的觀點串聯(lián)全書。這樣之后,哪些名師們的提綱、講義、筆記其實都在你書上了。你或者劃杠杠,或者標注釋,或者寫旁白,都可以。課本才是考試的根本,大家要切記。
課件
現(xiàn)在網(wǎng)校層出不窮,課件五花八門,該聽誰的該信誰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更嚴重更根本的問題是要不要聽課件,在什么時候聽課件。我個人認為,一定要聽課件,老師一句話,自己看三天。他們畢竟是專業(yè)人士,對這門考試的理解比我們高N個檔次,有捷徑可走誰愿意繞彎子呢?而且要早聽,在你還沒見過課本長什么樣子的時候就開始聽。自己第*遍看書時是漫無目的的,你認為的一些重點可能千年不考,你看不懂的一些難點可能老師一點就通,所以,我們第*遍就應(yīng)該跟著老師的課件學(xué)習(xí)。聽誰的呢?兩個方法,第*是度娘,看看大家對其評價如何感想如何。雖然現(xiàn)在很多水軍出來刷信譽,但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你課講得好一定大家贊,講的爛一定大家罵。第二個就是試聽,我心目中的名師,一定是那種講話輕松自在,不怎么看稿子,談笑風(fēng)生舉重若輕,課間夾雜大量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和體會。差一點的,也要講課準備充分、重點分明方法得當、讓人了然于胸那種。最不濟,怎么也得緊扣課本講述得當,有助于消化理解重點難點。如果一個老師大部分時間都在念課本,那水平可想而知。當然,這也是一個習(xí)慣問題,你要是就喜歡聽念書,我也沒辦法。
考試組合策略
去年決定一建造價一起考,是明智的,因為這兩門課重合部分相當多,后來我復(fù)習(xí)造價時除了案例都比較輕松。同理,咨詢和一建造價重疊部分也非常多:管理就是一建的“項目管理”加上范圍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綜合管理;決策就是“計控”和“基礎(chǔ)”的部分內(nèi)容,加上市場戰(zhàn)略分析、社會評價;如果你考了一建和造價,不妨順便也考個咨詢。反正咨詢歸FGW管,可以分開收錢。
選擇題的排除法
宏觀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得差不多了,但用排除法,真題有些我還是能做出來,舉例如下:
39題,和社保相關(guān)的話,“全覆蓋”肯定錯。作為一個的綱領(lǐng)性文件,話不會說死,一定會給自己留余地。中國有960W平方公里的陸地和300W平方公里的海洋,想做到全覆蓋,100年也不一定能完成。所以AB排除?!氨@酢焙汀氨;尽北容^難分辨,但“高起點”肯定不對,49年之前全國還沒一個人有社保呢。所以C排除,選D. 40題,“提高權(quán)威”這個話說出來,簡直就是對的侮辱,排除。精簡機構(gòu)和優(yōu)化結(jié)構(gòu),你覺得該選誰?精簡機構(gòu)就是裁員的別稱呀,所以選D.排除法,別有天地。
等值計算
P*(1+i)n= F =A*((1+i)n-1)/n諸位記住上面這個聯(lián)立公式,再理解“期末”、“期初”的含義,等值計算就是送分題了。